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強調,要充分發(fā)揮人大代表作用,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
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市委堅強領導下,主動擔當作為,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尊重代表主體地位,以“三個建設”(代表履職能力、履職平臺、履職成效建設)為牽引,深入開展代表“三個一”活動(打造一批示范性代表工作家站,宣傳一批“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代表履職生動案例,選樹一批履職優(yōu)秀代表),創(chuàng)新代表工作方式,健全代表工作機制,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職,使發(fā)揮代表作用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扎實推進人大代表工作高質量發(fā)展。
代表培訓“實”起來 提升履職能力
常委會立足新時代人大代表工作新要求,持續(xù)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堅持“專題培訓+多點培訓”相結合,開展分層分類培訓,切實提升人大代表的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
開展政治學習,把好履職“航向標”。堅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穿人大代表履職全過程,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人大代表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的認識,引導和推動代表深化對“兩個確立”決定性意義的領悟,把“兩個維護”內化為政治自覺、體現為政治擔當,讓代表更加堅定正確政治方向,把好履職方向,切實把人民群眾的心聲意愿反映上來,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宣傳貫徹到人民群眾中去。
做實專題培訓,夯實履職“基本功”。堅持以專題培訓為重點,換屆以來,先后3次組織常委會組成人員、部分市人大代表赴深圳、廈門等地參加履職能力提升培訓;采取“現場講座+網絡直播”的方式,圍繞市人大常委會中心工作舉辦9期“代表大講堂”;在創(chuàng)新培訓形式上下功夫,邀請市政府組成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部分市人大代表走上講臺開展專題講座、交流體會;依托代表履職平臺,線上推送精品課程和培訓資料,做到代表履職培訓全覆蓋。
創(chuàng)新多點培訓,搭建履職“加油站”。堅持培訓對象、需求、內容、形式“四精準”,在圍繞提升代表審議能力、參與監(jiān)督能力、調查研究能力、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能力等方面開展培訓基礎上,注重以代表活動為載體,在組織代表開展視察、調研、執(zhí)法檢查等活動中植入相應的培訓內容,采取專家現場授課、遠程直播講課以及現場教學相結合等方式,開展時效性強、針對性強、務實管用、小而精的“多點”培訓,提升培訓實效。
代表活動“多”起來 激發(fā)履職熱情
常委會始終堅持人大工作主體是代表、基礎在代表、活力看代表,不斷推進代表家站規(guī)范化建設,緊扣常委會“一盤棋”協同推進的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養(yǎng)老服務、職業(yè)技能培訓、助推城市能級提升和精細化管理四項重點工作,以“三個一”創(chuàng)建活動為載體,激發(fā)代表履職積極性。
代表陣地迭代升級。換屆以來,市人大常委會把抓好代表家站規(guī)范化建設,作為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舉措,制定《關于加強代表工作“三個建設”的評價標準》,著力在“建、管、用、評”上下功夫。通過科學布局,整合資源,分級建設,全面覆蓋,持續(xù)推進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精細化;建立代表家站職責和聯系接待走訪群眾等制度,群眾意見收集、提交、辦理、答復、反饋的協調處理機制;堅持圍繞中心工作和群眾關切,組織代表接待群眾,廣泛聽取愿望呼聲,及時反映意見訴求,讓代表“動”起來、代表家站“活”起來;制定代表家站考核評價標準和代表履職工作清單,對代表參加家站活動情況進行計分評星,對優(yōu)秀代表家站進行表彰,努力做到高標準“建”、規(guī)范化“管”、經?;坝谩?、科學化“評”。目前,西安市的7100余名全國、省、市、區(qū)縣、鎮(zhèn)五級人大代表全部編入545個代表家站,做到代表駐站履職、聯系群眾全覆蓋。
主題活動突出重點。牢固樹立“一盤棋”理念,協同推進立法、監(jiān)督、代表工作,推進代表工作室與基層立法聯系點融合共建,在法規(guī)立項、起草、論證、實施的過程中充分征求、吸納群眾意見建議,讓每一部法規(guī)都滿載民意、順應民心。換屆以來,25部法規(guī)立改廢工作中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600余條。在開展執(zhí)法檢查、視察調研工作中,將走訪群眾作為必選動作,深入聽取代表和群眾對有關工作的意見,增強監(jiān)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圍繞常委會“一盤棋”協同推進的四項重點工作,開展接待代表日活動;上下聯動開展“傾聽市場主體心聲助推營商環(huán)境優(yōu)化”代表主題活動,2000余名市、區(qū)縣、鎮(zhèn)人大代表踴躍參加,提出意見和建議600余條;連續(xù)兩年圍繞養(yǎng)老服務工作開展代表主題活動,去年開展的“我為養(yǎng)老服務獻一策”,形成調研報告13份,提出建議79條,今年開展的“關注養(yǎng)老服務保障 助推銀發(fā)經濟發(fā)展”代表主題活動,聚焦5個方面的內容成立5個專題調研小組,先后赴53家養(yǎng)老機構開展實地調研20次,代表走訪群眾1000余人,收集問題和意見建議110余條,匯聚社情民意,推動有關國家機關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完善制度。
“三個一”逐步深化。召開全市代表工作“三個一”創(chuàng)建活動動員推進會,制定《關于開展代表工作“三個一”創(chuàng)建活動的實施方案》。各區(qū)縣人大常委會積極籌劃,主動作為,打造了一批可學可看可復制的代表家站,努力解決代表家站存在的功能不強、實效不顯、影響不大的問題。涌現了一批“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生動案例,采編一個個回應人民關切的小故事,有效印證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有效性,彰顯制度自信。選樹了一批履職優(yōu)秀代表,生動反映人大代表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進程中的擔當作為,帶動全體代表,厚植為民情懷,牢記使命擔當,積極履職盡責。
民生實事反映“民聲”。民生實事項目,關乎百姓福祉。今年,市政府通過多輪次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整體性設計和開展基礎性工作系統(tǒng)謀劃了10個方面30項民生實事。在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上,市長代表市政府作民生工作報告,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民生工作尚屬首次。會前,40名代表分成兩個小組,赴7個區(qū)縣對我市民生實事項目開展集中視察,并組織召開座談會,促進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和人民群眾需求實現緊密對接。
辦理質量“高”起來 推動建議落地
提出代表建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重要方式。辦理代表建議,是尊重代表權利和人民權利的具體體現。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抓好代表建議辦理,讓人大代表滿意、人民群眾受益。
完善代表建議“提、督、評”閉環(huán)工作機制。著眼代表建議的“內容高質量”,從履職培訓、調查研究等工作入手,規(guī)范引導、跟進服務,保障代表所提建議準確可行。著眼代表建議的“辦理高質量”,督促承辦單位落實“承諾制+臺賬制”“三見面”等制度,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對61件建議進行重點督辦。著眼代表建議的“辦理結果高質量”,開展建議辦理網上滿意度評價,對25件建議辦理情況進行績效評估,多措并舉提高辦理質效。
將代表建議中的“金點子”轉化為履職“金鑰匙”。人大代表的履職成效集中體現在代表議案建議辦理上,本屆以來,代表提出的5件議案、1268件建議,彰顯了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的優(yōu)勢和責任擔當,通過和辦理單位同向發(fā)力,推動解決了超齡從業(yè)人員工傷保險“參保難”、北客站廣場網約車“約車難”、雁塔區(qū)10個社區(qū)“用電難”等一系列制約我市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難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實現“辦好一項代表議案建議,解決一個方面問題,促進一個領域工作”的目標。
代表宣傳“活”起來 講好履職故事
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鏡頭和版面留給人大代表,通過完善機制、精準選材、突出重點、豐富形式,在中省市媒體刊發(fā)代表報道稿件300余篇(條)、采訪代表170 余人(次)。
全流程宣傳常委會活動。跟進常委會會前、會中、會后代表參與各項活動的宣傳,全面展現代表對常委會活動的深度參與,例如,圍繞聽取審議養(yǎng)老服務專項報告,對代表參與會前調研、視察工作進行報道,發(fā)掘、講述投身養(yǎng)老事業(yè)的李保安、田根全、梁曉霞代表的生動事例;常委會期間,根據委員發(fā)言內容撰寫《在西安,如何養(yǎng)老?西安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把脈開方”》,多家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同時刊發(fā);圍繞專題就為什么監(jiān)督、怎么監(jiān)督、監(jiān)督結果和社會反響撰寫綜述,總結提煉形成“西安經驗”,《人民日報》《中國人大》先后刊發(fā)《西安市人大推進專題詢問走深走實》《西安人大“一盤棋”合力守護最美“夕陽紅”》。
多角度挖掘優(yōu)秀履職案例。深入區(qū)縣,挖掘履職平臺作用發(fā)揮典型,開展“家站點里的人大·代表故事”主題采訪,在省市多家媒體宣傳推廣張家村街道太白社區(qū)代表工作站、電子城街道第一代表工作站、鄠邑區(qū)人大常委會、長樂西路街道立法聯系點等我市基層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創(chuàng)新實踐。挖掘代表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服務全市中心工作中的鮮活事例,例如,緊扣“四個著力”確定科技創(chuàng)新、鄉(xiāng)村振興、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對外開放四個主題,刊發(fā)《充分發(fā)揮人大代表作用 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貢獻西安力量》,展現人大代表的政治擔當;對環(huán)衛(wèi)工人、公交車司機、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三位一線代表開展采訪,宣傳代表在服務保障中國-中亞峰會工作中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前夕,以“帶啥‘干貨’赴京”為題采訪在西安的全國人大代表,讓代表講述議案、建議準備情況;以代表賦能鄉(xiāng)村振興為主題,講述帶動群眾養(yǎng)蜂致富的邢延安代表、帶領村民打生態(tài)牌變省級貧困村為美麗鄉(xiāng)村的王利軍代表的生動履職故事;“一條代表建議的閉環(huán)之旅”,報道姚蘇航代表“關于優(yōu)化北客站網約車停泊點建議”辦理始末,生動闡述了以“小切口”撬動城市“大治理”優(yōu)秀履職案例。(文/西安市人大常委會)